行業(yè)資訊
吉林東北大米人工收割的劣勢
收割吉林東北大米水稻是一項非常辛苦的活,尤其對于人工收個來講,收割幾畝地水稻,往往需要全家出動去田里收割水稻,至少需要出動2個人,因為要2個人才能將這笨重的打谷機抬到田里。肩抗著這玩意,走在后面這個人視野特別不好,南方的山區(qū)多大是田埂小路,走起來比較吃力。
人工用鐮刀割稻子非常費時,需要用手一株一株將水稻割斷然后卷成小捆。1畝地差不多需要4個成年勞動力割1天才能割完,割完之后將稻子堆成小堆,接下來就要用打谷機將稻穗上的稻谷打下來。
以前的老式打谷機都是用腳踩踏板提供動力的,后來逐漸流行加裝這樣的汽油發(fā)動機提供動力。改裝之后讓打谷的人在打稻子時雙腿確實解放了,但由于這類汽油發(fā)動機沒有消聲裝置,所以噪音那是相當?shù)拇�,而且汽油煙味很重�?/P>
待打谷機里面的谷子裝滿到一定程度時候,需要一個人將谷子從里面弄出來,裝進蛇皮袋或者籮筐,再挑回去鋪開晾曬,因此不難看出收割水稻用人工真的是費時費力,而隨著農(nóng)業(yè)機械的發(fā)展,設(shè)備逐漸取代了人工勞作。